中铁建·昆明巫家坝西派国际中心
CRCC · Kunming Wujiaba Xipai International Center
中国,云南
Yunnan, China
前 言
——
建筑是凝固的诗,
亦是生长的灵魂。
在昆明的天际线下,
我们以土地为纸,
以光影为墨,
试图书写一座城市的新语言。
项 目 概 述
——
项目位于昆明巫家坝原机场跑道区域,纬三路与春城路交汇处。这里曾是中国航空史上的重要印记,如今正蜕变为昆明的城市新中心。我们以“竹”为形,以“节”为构,将停机坪的线性记忆转化为建筑的垂直叙事,让历史在高度中重生。

区位分析图

上位规划鸟瞰图
五载春秋,巫家坝从历史的跑道蜕变为城市的封面。我们以“竹”为喻,以“节”为律,将东方智慧融入现代建造巫家坝从历史的跑道蜕变为城市的封面。

城市天际线鸟瞰
我们将东方智慧融入现代建造,演绎一场关于「垂直生命力、历史记忆与云端生活」的实践:在此,建筑不再仅是功能的容器,更成为向上的精神图腾,诠释着节节高升、生生不息的时代意象。

鸟瞰效果
「竹节·溯源」
从停机坪到云端,让建筑如破土新竹节节攀升;
「竹影·共生」
以自然肌理编织空间,让生活与光影共舞;
「竹韵·未来」
用东方韵律对话现代,构建向上的精神灯塔。
竹节·溯源
——


天际线分析
“相对简单的几何形体能给人印象深刻——路易斯·康”
通过对国际上地标性超高层的形体研究分析,可知简单形体基础上的形体渐收,更易体现地标性建筑的独特地位。建筑的形体从竹节形态中淬炼灵感。建筑以渐次收分的几何语言,呼应竹节拔高时的精妙律动——底部如新竹破土般舒展,中段以挺拔之姿直指云端,顶部则以竹梢般的轻盈弧线,完成向天空的最后生长。

竹子意向

形体推演
形体推演中清晰可见竹节渐收的逻辑,退台如竹节环纹般层叠上升,面向公园的绿意自地面延展至空中花园,实现从土地到云端的垂直自然。建筑不再是孤立的高耸体量,而是与城市、自然、历史共生的有机生命。

实景照片
主塔楼如破土新竹直面苍穹,竖向铝肋幕墙在深蓝天幕中勾勒出“千竿竹影拂云青”的挺拔意象。灯光策略精心控制结合立面幕墙分布,模拟竹节的生物学特征,使建筑在夜幕中成为一株发光的生命体,强化主塔垂直向上的动势。
竹影·垂直社区的呼吸
——

功能分区
中节·生活容器:
公寓与办公空间如竹竿中空,通透灵活;
梢节·云端会所:
顶层会所似竹梢揽云,赋予使用者俯览春城的荣耀感。

实景照片
另一视角呈现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融合,如竹立于林,既独自生长,亦与周边共构新的天际韵律。
竹韵·东方意境的当代转译
——

实景照片

实景照片
建筑幕墙设计中暗藏竹与折扇的双重隐喻:
• 扇骨为骨:竖向铝肋如竹纤维般强化结构韵律,引导视线垂直攀升;
• 扇面为皮:玻璃幕墙如竹青色透光绢帛,随日照角度流转青白渐变;
• 动态生长:顶层幕墙以参数化设计模拟竹梢迎风摇曳的弧度。

实景照片

实景照片
• 立面韵律如竹节般节奏清晰,又如折扇渐次展开,在理性中藏有诗意;
• 材质选择强调自然质感,铝板、玻璃与光影共舞,在不同时段呈现丰富表情。

实景照片
技术图纸
——

总平面图

办公室平面图
结语
——
当最后一道斜阳掠过幕墙的"扇骨",
这座建筑便完成了从图纸到地平线的蜕变。
它曾是沉睡的土壤,
如今以竹的节律向云端生长,
每一层退台都是献给城市的露台,
每一片空中花园都是大地写给天空的情书。
实景照片
工程档案
项目名称丨中铁建·昆明巫家坝西派国际中心
项目地点丨昆明市巫家坝
项目功能丨办公、商业及公寓
建筑面积丨144439.81㎡
设计时间丨2017-2019
竣工时间丨2024.10
业主单位丨中铁建昆仑云南房地产有限公司
设计单位丨日清设计
施工图单位丨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
景观设计单位丨TK Studio
景观施工图单位丨四川景度环境设计有限公司
设计总负责丨宋照方
设计团队丨潘小波 吴曙光 彭晓鑫 任悦 陈明辉 骆佳 冯波 杨平帅
摄影团队丨Blackstation黑像素 李逸






